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幸福六盘水
响当当的品牌 沉甸甸的荣誉——六盘水市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回眸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23年11月28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六盘水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荣誉称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16年5月,六盘水市获批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7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持续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7年创建,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从食品生产企业到街边的零食铺子,从百姓幸福到城市文明,六盘水“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有保障——

全市包保干部每季度对包保主体督导检查覆盖率达100%;

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配备率达100%;

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省级平台接入率达100%;

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达100%;

……

一个个数据背后,是一张张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是六盘水上下高效优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底气和决心。

夯实食品安全责任创建“六盘水经验”

正值饭点,市民王先生打算看看自家孩子在幼儿园的餐饮情况。他点开“黔智食安”App,点击查看意向幼儿园卫生状况。通过手机屏幕,意向幼儿园后堂的工作人员正在洗菜、切菜、配菜,加工过程一览无余。“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了解厨房用料、厨师操作及卫生等情况,这让我们对食品安全更有信心,外出用餐也更为放心。”王先生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依托“六盘水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我市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专业模型,手机程序端、公众端、商户端有效发挥大数据支撑、智慧监管和社会共治作用,以问题隐患为导向,以智慧监管为突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违法违规行为实现自动抓拍、问题推送、证据固定,监管人员可有效实施网上巡查监管。

食品安全如何监管?监管责任如何落实?按照“目标任务明、起势见效快、方法措施准、责任落地实、督促检查严”的要求,六盘水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组建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专班,实体化运行,坚持高位推动,将食品安全工作履职情况纳入市委巡察范围,将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跟踪督办内容,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

截至目前,依托六盘水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全市配备网格员524人,认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9万余户,运用系统开展监督检查7465家次。全市1634所学校食堂和2家校外供餐单位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省级平台接入率达100%。其中,六盘水市校园食品安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能分析预警一体化服务平台,为食品监管部门提供管理可视化服务,在“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制止餐饮浪费”“行刑衔接”“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探索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六盘水经验”。

推行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六盘水做法”

依托六盘水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我市扎实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定《六盘水市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制度(试行)》《六盘水市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工作协作机制》,以食品生产企业监管为切入点,推进清单化管理,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共享共用。

——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品种抽检监测。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6.54万余批次,每年均超过每千人4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达100%;累计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2610个,完成闭环处置2609个,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点31.5万余,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核覆盖率和合格率达100%,成功创建示范小作坊28个、小作坊示范区1个。

——建立大要案提前介入及市公安局驻市市场监管局警务联络室联合办公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61次,组织开展假冒伪劣食品销毁活动7起、货值金额1000余万元;查办食品安全案件3042件,罚没款2641.6万元。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随着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健全,在筑牢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防线的同时,持续推动了全市涉行业的良性发展。

倡导文明餐桌实现“六盘水突破”

食品安全有保障,餐桌礼仪有落实,勤俭节约成风尚,“光盘行动”入脑入心。如今的六盘水,各大酒店、餐饮区域,均张贴着“请使用公勺公筷”宣传语,餐桌显著位置摆放着“珍惜粮食,制止浪费”的小型标语牌。在点餐前,服务员还会进行宣导,主动建议消费者根据就餐人数适量点菜,避免浪费,响应“光盘行动”。

为制止餐饮浪费,我市制定印发《六盘水市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实施方案》,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加强联合检查,重点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是否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是否存在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等行为。

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出《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1万余份、开展“随机查餐厅”行动73次,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3942家次,查办制止餐饮浪费案件99件,发布典型案例44例,有力推动节约行动落地见效。

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六盘水模式”

7年来,六盘水市始终坚持在落实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模式的同时,着力查找、解决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点。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建成六盘水市检验检测中心“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积极推进盘州市申报第二期“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建设。

——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全市92个乡镇(街道)均建立食品安全议事协调机构,村(居)100%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队伍,乡镇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点实现100%全覆盖。

——持续推进耕地污染源头治理,制定《六盘水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总体实施方案》,2023年度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83.71万亩。

——深入推进“治违禁、控药残 、促提升”行动,2023年累计重点治理品种887批次,发现不合格11批次,立案11起,问题发现率0.24%,开展常规农药快速检测12727批次。

——加大弥你红品牌、刺梨品牌、人民小酒品牌、盘县火腿品牌等六盘水市现有公共品牌保护与建设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打造猕猴桃“吨产园”、刺梨“千斤园”、茶叶“万元田”的经验做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委通报表扬

营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六盘水氛围”

7年创建,六盘水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得到长足发展,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全市上下形成了浓厚的食品安全共治共享“六盘水氛围”。

——借力新媒体平台,以盘州市为试点,开通“盘州市场监管”政务抖音账号,及时发布最新市场监管资讯、消费维权知识,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城市政务抖音排行榜”稳居前10位。

——借力主流宣传平台,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相关稿件300余篇,在60辆公交车车身制作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标语,制作10个食品安全宣传视频在400辆公交车车载电视滚动播放,投放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内容39.8万余次。

——借力集中宣传平台,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等各类宣传活动为契机,累计发放各类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资料18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70条,设置展板20块,接受群众咨询1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志愿者等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队伍;充分发挥12315热线联民意、系民心、掌民情、解民困的作用,实行24小时人工接听服务。截至目前,12315平台共接收食品监管投诉举报1254件,其中,接收投诉859件,已受理681件,调解成功331件,调解成功率50.53%;接收举报395件,已核查382件,办结376件,经查属实立案63件,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76万元,罚没金额23.47万元。食品监管投诉举报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

2022年,六盘水市推荐的《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线上+线下”数字化监管体系惠民生》案例入选“贵州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优秀案例”。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互联网+”智慧监管让“舌尖安全”随手可查、“光盘行动”深入人心、大街小巷的餐馆里食品安全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站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新起点上,我市将持续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全面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切实提升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筑牢食品安全底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刘 琴 六盘水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小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