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六枝特区郎岱镇蔬菜基地正值忙碌时节,人们分别在耕地、种植、管护,各理其事,不同种类的蔬菜相映生辉,协力唱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走进郎岱镇蔬菜基地,马铃薯的绿叶铺满山坡,点缀着点点白花,西红柿争相拔高,新种下的生姜正待勃发,农户们又开始播种下南瓜和冬瓜。
在郎岱镇洒志村的蔬菜基地,工人们有序分工,在平整的土地上挖坑、施肥、覆土,播种千永南瓜。“今年计划种植南瓜200亩,因这几年南瓜的市场行情很好,千永南瓜品种抗性强,在全国很多地方推广种植。”基地业主—关岭英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英飞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罗飞眉飞色舞地道。
近年来,郎岱镇引进英飞种植合作社等企业在其洒志、磨卜、跳花坡、田坝等行政村发展蔬菜产业,今年洒志村的蔬菜基地已种植120亩马铃薯、50亩生姜,目前南瓜的种植正如火如荼开展中。
田坝村村民敖启珍从基地开始建设时就来这里务工,今年以来,因基地播种各种蔬菜忙个不停,每天务工收入上百元,当天她边将南瓜种子埋入地里边告诉笔者:“一过完春节我们就开始种了20天的洋芋,紧接着种了15天的生姜,现种南瓜可能要半个月。”
放眼望去,在郎岱镇平坦广阔的坝子中,二三十名产业工人正在整地挖坑,为下一步移栽毛冬瓜种苗做好准备。
据悉,今年英飞种植合作社除在洒志一带的基地种植各种蔬菜外,还与贵州新润园林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从六枝特区民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转租240亩地种植100亩生姜、100亩冬瓜和40亩西红柿。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郎岱镇的蔬菜产业正在稳步发展,在种植规模和产品品质提高的同时,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产业链建设也在技术化、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郎岱镇的蔬菜产业正成为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劲引擎。(令狐荣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