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群山环抱的六枝特区木岗镇被万亩油菜花海,铺展成了一幅流动的金色画卷。信步其间,黛色峰峦,鎏金花田,打卡游客,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木岗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其“稻油”轮作模式让“冬闲田”变成“网红地”“致富田”,通过老品种优化改良与全程机械化推广“双轮”驱动,木岗镇油菜种植面积突破1.3万亩,既延续“陌上鎏金”的诗画意境,又实现了“颗粒归仓”的产业跃升。
极目远眺,错落有致的梯田花海与青瓦白墙的民居、生机盎然的青山、整洁靓丽的道路等在春的调色盘里和谐组合,共同“泼洒”出一幅坦坦荡荡的视觉盛景,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春风拂过,金色的花浪在田野间翻涌,将大地染成一幅流动的油画,层层叠叠的明黄色从脚下铺展至天际。游客的欢笑声与相机的快门声交织在田埂间,村民们将刚挖来的野菜一字排开,游客们争相抢购,木岗镇“赏春花+品山野”深受游客喜爱。
“除了家里留着榨油吃的,每年卖菜籽要挣一万多块钱。”木岗镇抵岗村村民张超平眉飞色舞道:“每逢三四月间,油菜花普遍开放,引来大批游客,有空的村民可以去路边摆摊做点小生意。游客一来,我们寨子就热闹起来,到处人山人海。”
“木岗油菜花规模很大,我们每年都要来玩,拍照、拍抖音都很出片,大家玩得很开心!”游客刘代军高兴地说。
“二月份我们就曾来过,可当时油菜花还没开放,感觉心心念念的。”游客夏冬梅说,今天再度前来,感觉这里非常美。
“这次组团来了50名游客,我们每年都会来。”六盘水山水旅行社负责人、导游潘文静说:“今年的花期稍晚了一点,但游客还是挺喜欢的,大家来这里拍拍照,去油菜花田埂上走走,感到特别开心。更何况这里还摆卖了很多刚出土的野菜,平时在城区很难见到这么新鲜的,所以每个人就大包小包的,购买了好多。”
春夏之交,当金色的油菜花浪潮褪去,沉甸甸的菜籽迎来丰收,产业链的延伸让金黄不止于视觉盛宴。
在木岗镇的3家规模型榨油坊里,笔者见到,琥珀色的菜籽油从生产线汩汩流出,该镇电商中心年销60万斤菜籽油的佳绩,印证着消费者对“木岗油香”的市场认可度。
其中,木岗玺运榨油坊负责人赵德琨一家改行从事菜籽油加工、销售多年,在保障自家收入的同时,就近打开了油菜籽销售渠道。
“我从2020年开始从事榨菜油到现在,每年都会就近收购菜籽三到四万斤榨油,既保证了榨油坊原料供应,又解决了种植农户的产品销路问题。”赵德琨说。
“待我们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建成后,将把木岗菜籽油打造成本土知名品牌,带动更多农户增收。”木岗电商中心负责人曹珊说。
“春色自在油菜花,蜂乱蝶忙竞繁华。”在木岗镇的花海里,成群的蜜蜂嘤嘤嗡嗡,尽情在花朵间采花酿蜜,蜂产业的崛起为木岗镇的“花经济”增添了灵动的注脚。
木岗镇斗篷村村民罗大贤将脱贫攻坚期间政府扶持的2箱蜂群发展至现在60箱的规模,酿就“油菜花蜜”的甜蜜事业。
“这边的油菜花大片大片的,蜜蜂采花很方便,所以这一季的蜂蜜产量是最高的。”罗大贤说。
据悉,截至目前,木岗镇像罗大贤这样的养蜂户共有56户,共养蜂630箱,产量8100斤,产值120万元。
除此而外,每年油菜花开的季节,还有来自水城等地的移动养蜂户带着300余箱蜜蜂来到木岗镇,收获满满的蜂蜜后才离开。
从“冬闲田”到“四季景”,木岗镇“春赏花、夏榨油、秋播种、冬酝酿”的生态循环已绘就一幅生态颜值与产业价值双赢的“丰”景画。(浦仕美 周 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