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起,广东省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贵州水城区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东西部协作契机,立足各自特色优势,合作谋划水城农民画灯饰产品,以产教融合助力水城农民画产业化探索。
中山一职教师与水城职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同学们一同进行水城农民画研讨与创作。姜 宁 摄
在水城职校农民画产学研基地,来自广东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正与水城职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同学们一同进行水城农民画的研讨与创作。2021年,广东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结对帮扶水城区职业技术学校。也就是从那时起,两校开始利用东西部协作的契机,谋划水城农民画特色产业产品。
广东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灯饰专业部部长邓鸿斌介绍:“我们学校位于中山市西北片区,此区域是‘中国灯都’,全国有70%的灯饰产自于此地。因此,灯饰也是我们学校特色优势专业,而水城农民画有特色,且是贵州非遗项目,在东西部协作背景下,发挥双方优势特色产业,利用现代科技与民间艺术相融合,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开发出水城农民画灯饰产品。”
水城职校与中山一职开展水城农民画灯饰作品进校园展示研讨交流。姜 宁 摄
水城农民画根植于水城厚重的民族民间文化,汲取当地蜡染、剪纸、民族服饰等艺术营养,从1983年形成并发展至今。在水城,为数众多的民间技艺传承人、非遗传承人、民间文艺爱好者,在生产劳作之余拿起画笔,描绘民风民俗、山水村庄、劳动场面、生活场景,形成了水城农民画夸张变形、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特点。
近年来,水城职校将水城农民画传承、创作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与社团活动中,持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发力,依托水城农民画,成功申报贵州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此次两校合作开发农民画文创作品,由水城职校教师、学生创作提供农民画底稿,由中山一职进行灯饰产品设计并进行生产。
“这款灯饰产品经过多次修改、叠代,已发展成第三代,光照更加均匀、亮灯时间更持久、展示时间更便捷,本产品的特点是开灯与关灯会形成巨大的视觉反差,关灯是纯色素雅线稿图,开灯后是色彩鲜艳的彩色图,从而给大家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邓鸿斌说。
中山一职教师开展水城农民画灯饰作品设计。姜 宁 摄
目前,水城农民画灯饰产品已进行小批量生产,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响。水城区职校与中山一职还在持续开展水城农民画灯饰作品进校园展示研讨交流,进一步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吸纳更多本土创作者加入水城农民画文创产品设计当中,助力水城农民画产业化探索。
水城区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助理蒋娜说:“在前期的市场推广中,该产品深受大众喜爱。下一步,我们持续深入挖掘水城农民画内涵,培养更多传承人,助力学生手绘灿烂人生,启亮幸福生活。我们也将致力于将农民画作品变产品、变商品的研究,推进农民画产业化,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