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了几次的采访,终于来到了孙发文和杨文群夫妇的家。那天,孙发文早早就在楼下等着,穿着一件老旧外套,见到我们,他并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默默地带着我们朝家中走去。
刚踏进家门,就看到杨文群独自站在阳台上眺望着远方,直到我们坐下,她才缓缓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和我们聊起关于他们夫妻和失明弃婴的故事……
1991年1月15日的夜晚,红桥街道付家营社区竹盆底组白马洞村民孙发文和妻子杨文群在回家的路上,一边打着手电筒看路,一边聊天。天气寒冷,他们走得不快,在快要到家的时候,突然听见了路边草坪上有响动,由于手电筒光线太暗,他们还以为是小虫子、小鸟之类的,并没有太在意。继续往前走了一会儿后,一阵清晰的婴儿的啼哭声突然从草坪里传了出来,夫妻俩立马返回来,这才发现路边的草丛里躺着一个约两个月大的婴儿,除了用一块毯子包着,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夫妻俩抱着孩子在路边等了许久,也不见有人过来寻找,考虑到这样寒冷的天气,孩子可能挨不下去,无奈之下只能先把孩子抱回家,到家后才看清楚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
第二天,夫妻二人就四处询问、打听是谁家丢失的婴儿,但都一无所获。就这样,夫妻二人商量先把孩子养着,有人来找时再归还,如果没有人来找,就共同抚养孩子长大成人。
他们说,这个孩子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既然来了就是缘分!
在收养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因孩子发高烧,带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这个孩子居然双目失明,医生的诊断犹如晴天霹雳,夫妻二人始终不愿相信,便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但还是没能把孩子治好。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劝他们放弃,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弃婴,搭上自己的一辈子,本来生活就很困难,如果坚持抚养以后的日子会更难。犹豫许久后,夫妻俩还是决定继续抚养这个孩子,这一养就是三十余载,这期间,孙发文和杨文群还几度放弃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健康孩子的机会。
孙发文说:“我们农村人,没什么文化,遇到了就不能不管,只要她这条命在,我们就会照顾她一天。”后来,他们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这个孩子身上,孩子也在孙发文的背上“长”到八岁才开始慢慢学着走路……
谈起往事,杨文群满眼泪花。一年四季更替,女儿到了婚嫁之时,有一个男孩曾对她呵护备至,宠爱有加,夫妻忍痛割爱将女孩交给他,可他却没有信守承诺。为了不再让女儿受伤,他们毫不犹豫地将她接回了家。后来再有人上门提亲,都被夫妻二人断然拒绝。从那以后,生活再苦再难,他们都将孩子带在身边悉心照顾,从未抱怨。他们常说:“日子怎么都是过,笑着是一天,哭着也是一天,还不如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转眼间,33年过去了。如今的孙发文和杨文群也已是70多岁的老人,没有了年轻时的力气和能力,有时孩子在家摔倒,他们都无法将她扶起。为了女儿能够得到更好地照顾,在社区的帮助下,他们忍痛将女儿送到了养老院。只要有空,就会去养老院看看女儿,并带去一些她喜欢吃的零食、水果。虽然自己也只能依靠低保生活,但在女儿身上却从不吝啬。
几十年来,孙发文和杨文群对女儿一直倍加疼爱。夫妻俩说:“子女的缘分有今生没来世,既然这个孩子来到这个家,纵使再苦再累,他们是一家人,这个孩子就是他们亲生的。”所以,不管生活再苦再难,他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女儿平安长大!
原来,每一天杨文群站在阳台上凝望的远方,正是女儿所在养老院的方向,也是跨越血缘之后爱的方向……(记者 邹弘毅 滕丽红 实习生 赵雨平 欧阳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