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乖,爸爸下班就回来。”每天出门前,邓召勇总会习惯性地叮嘱儿子,和他瑶瑶手。儿子虽没回应,但这个习惯对于刚满50周岁,现任钟山区国家密码管理局局长的邓召勇来说,已重复了十九年!
他十九年如一日,历尽艰辛,不离不弃照顾一出生就患严重性脑瘫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兼顾后来身患乳腺癌尚在术后康复中的妻子,苦苦撑起这个厄运叠至的家!
家庭晴天降霹雳
2004年6月25日,随着一声婴儿啼哭,邓召勇尝到了初为人父的喜悦。看着儿子粉嫩的小脸,夫妻俩寄予这个小生命无限的希望。可喜悦之情很快被现实击碎,刚来到人世的儿子因系早产,一出生就被诊断为颅内血肿,甚至生命垂危,住进了保温箱,经医院抢救两周后才脱离危险。儿子出院后,一家人逐渐发现他与其他同龄孩子悬殊极大,八九个月了还不能爬行,身体非常柔弱,补铁、补锌、补钙……夫妻俩始终以为是早产儿发育晚,需补充各种营养元素。长辈们也认为:“孩子身体弱,补补会好的。”
“咱们还是背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吧,这样踏实些!”在妻子的主张下,邓召勇夫妇背着孩子去做一次全面检查。先后到市妇幼保健院、省妇幼保健院、重庆市儿童医院一次又一次检查、复查,医院的诊断结果让他夫妻俩如五雷轰顶,原来儿子患了严重性脑瘫,且失去最佳治疗期。得知孩子病情后,邓召勇夫妇瞬间感到天昏地暗,抱头痛哭一场,面对怀中白白胖胖的孩子,他们没有放弃,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变卖,从此踏上为孩子治病的路程,可钱花了不少,却总不见功效。
为给孩子治病,只要家里有点积蓄,邓召勇就带着儿子四处寻医问药,贵阳、重庆、昆明等地康复治疗、中医理疗,来回奔波,每天自己学着给儿子进行各种康复训练,尽管多年来一直积极治疗,可儿子始终无法自己进食、站立、行走,且常常生病,曾多次面临生命危险,然而邓召勇从未放弃,他总期盼出现奇迹。经过长期康复治疗,儿子学会勉强坐立和简单的语言交流,但吃喝拉撒不能自理,生活需人护理,吃饭要靠人喂,吞咽功能不好,就是吃一顿早餐也要半小时以上。身体抵抗力差,易发烧感冒,需长期康复治疗。
不离不弃十九载
脑瘫孩子,注定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享受童年欢快时光,在别的同龄孩子无忧无虑奔跑时,自家的孩子只能坐在轮椅上,吃喝拉撒要人照顾,每一想起这些,邓召勇心如刀绞!但无情的现实还得面对,生活还需继续,他要承担起家庭重任,照顾儿子,安慰妻子。
每天早晨6时整,邓召勇就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开始烧水、切葱、下面条……不到半小时就把妻子和儿子的早餐做好摆放桌上,然后立即把儿子唤醒穿衣,扶儿子上厕所、洗漱,把面条吹温后喂进儿子嘴里。7点30分前邓召勇将儿子送到医院做康复治疗,中午利用休息时间再将儿子接回家,做好午饭,忙完儿子吃喝拉撒,下午2点前赶到单位上班,下班后又立即回家做饭、给儿子读书讲故事、擦洗身体。一日三餐饭,儿子每天大小便两三次,洗澡、理发、按摩……没有落下一件。有一次,单位有紧急任务需加班,邓召勇忙完工作赶回家时,发现儿子已大小便失禁,他只好拿纸巾擦拭,给儿子洗身……这种心酸情景不知有多少次!
儿子晚上睡觉常出现身体发抖、四肢痉挛等症状,为让孩子早点入睡,夜里邓召勇总是多次起来给儿子按摩、翻身、盖被子。儿子在床上大小便后,他一如既往收拾干净,重新换被单。为使孩子身上干净、无异味,有时一天要换洗好几次。只要天气一有变化,孩子就易感冒咳嗽发烧,痰咳不出来,他就口对口帮孩子吸痰。很多次孩子发烧是在半夜,他只好趴在床边守护,随时给儿子喂药、降温,一旦烧得厉害,就背着沉重的儿子往医院跑。
十九年来,为悉心照料儿子,邓召勇没睡过一次安稳觉,他总说“儿子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儿子。”现实生活对这位平凡的父亲如复制、粘贴一样,一年365天,天天如此,且仍将继续下去。难吗?难!放弃吗?不!邓召勇说:“妻子和儿子都是我今生最重要的人,不论今后的路有多艰辛,只要我能动弹,就要照顾好儿子和家庭,决不放弃!”
生活磨难接踵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本来照顾脑瘫的儿子,再加上繁重的工作压力就够邓召勇受了,可命运的“黑天鹅”却再次降临到这个苦难的家庭。妻子王杨凤是市税务局的一名稽查执法人员,平时她因工作繁忙,难以兼顾家务。2020年12月,她突然被查出患乳腺癌,严重的病情和即将应对治疗中的痛苦使她几乎没有生活下去的信心。“一日夫妻百日恩”,二十多年的夫妻更是情深义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丈夫邓召勇长期陪护妻子治病、养护,鼓励妻子战胜病魔,坚定生活信心。
因病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有淋巴转移,手术施行是根治术,再加上妻子体质虚弱,伤口愈合长达两个多月。医生只给换药15天,剩下没愈合的部位只能家属自己换了。就这样,邓召勇每天两次为妻子处理刀口,消毒、上药、换纱布,仔细查看快愈合的皮肉里层有无积液,如有的话,就将其细心挤出。就这样,邓召勇天天重复两个多月,妻子的刀口才慢慢愈合。
手术后,因妻子的胳膊不能大动,这期间,他还要给妻子穿衣喂饭,帮助上厕所,一直侍候了好几个月。为减少妻子的疼痛,凡是他能做的,都亲力亲为。
做化疗时妻子的反应强烈,常无法控制而喷射性呕吐,有时吐在地板上,有时吐在盆子里,有时则吐在自己或丈夫的身上。那些呕吐物连妻子看了自己都觉恶心,然而邓召勇却从未嫌脏,他每次都要耐心收拾干净。每当有医生夸他对媳妇好时,他总是腼腆微笑道:“这是丈夫该做的。”
邓召勇的妻子先后经历了切除术、6次化疗、7次放疗、14次靶向治疗,每个疗程他都一直陪护,面对被疾病折磨得烦躁不安、脾气异常的妻子,他总是怀着心疼与爱怜任劳任怨、悉心陪护,好在妻子也鼓起生命的风帆,与病魔顽强斗争,乐观生活,每天坚持跑步、跳舞等锻炼活动,身体逐渐康复。
敬业顾家两不误
时光荏苒,一转眼儿子已经19岁了。19年如一日,邓召勇始终不离不弃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儿子很不幸,我要尽量让他活得开心些。”邓召勇哽咽着说:“儿子长年累月轮椅在家,令他开心的就是能去看看外面的风景。所以,每年国庆、春节假期和儿子的生日,只要天气适宜,我都会推着他去明湖湿地公园、月照养生谷等景区景点游玩。”在邓召勇悉的心照料下,儿子能够使用控制器调电视节目和用鼠标玩电脑,学会几千个汉字,会背上百首古诗词。看着儿子在自己简单的世界里快乐,邓召勇也稍感欣慰。
生活的苦难并未消磨邓召勇积极的人生观,他除了肩挑家庭重担外,在工作中还是一个爱岗敬业、率先垂范的党员干部。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在任何岗位都勤恳尽职、积极作为,对待每项工作始终坚持一流标准、争创一流业绩,因而他分管的工作被省、市业务部门多次评为先进集体,他个人也先后多次被省、市、区授予行业“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最引以为豪的是2018年9月获得“中央办公厅机要局为党的机要密码事业做出贡献奖”,2021年11月、2022年9月先后被表彰为“第六届六盘水市道德模范”“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今年6月被贵州省妇联授予“贵州省2023年度好爸爸”荣誉称号等,近期又被推荐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类候选人。
邓召勇爱岗敬业、照顾家庭两不误,作为单位的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家庭的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丈夫和父亲,他十九年如一日,用自己的担当作为谱写了一曲亲情挚爱的感人乐章,为家撑起一片蓝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