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提案办理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41号提案的答复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九三学社六盘水市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你委对我市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改造力度,提升机械化率”的建议

(一)在“改造不宜机的耕地”方面。加强对坡耕地机耕道建设的扶持力度,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田实行“宜机化”改造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措施。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2020年9月,印发了《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开展坝区和集中连片种植农用地“宜机化”整治,逐步对25度以下坡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截至2023年底,我市已经建成高标准农田104万亩。2024年,全市共获得国债资金2.47亿元,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0.5万亩。

(二)在“改造不宜地的机器”方面。一是强化新型农机推广示范。大力引进适用性强、性能高、智能化和多功能农机装备进行示范和推广。二是开展农机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农机研发生产企业到我市研制适宜我市土质特点的小型智能适用农机具,其中黔南州的贵州恒晋助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同意与我市合作,并进驻红桥新区,目前已研制出样机,正在开展性能试验。三是培育本土农机制造企业。扶持钟山区三合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农业机械制造公司,对不适宜我市土质特点的农机进行组装改造。四是多方收集信息,反馈到农机生产制造企业,使农机生产企业能生产出适宜我市土质特点的农业机械。

二、关于“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农机化”的建议

(一)在“强化规划引领”方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工作,将其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议事日程。印发了《六盘水市2024年农业机械化工作方案》,全市建设粮油类机械化生产示范点14个,新增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5个,总数达到105个。预计2024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50%以上。

(二)在“强化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强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坚持公益性职能定位,改善基层农机公共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逐步建立以政府推广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全市有农机管理机构5个、农机推广机构1个,有农机管理人员18人、农机推广人员2人。二是加强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减少农机事故安全隐患,每年培训新购机农民3000名以上,2024年已培训新购机农民1582名;强化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的监管,充分发挥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的作用,每年培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350名以上,2024年已培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233名;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从业人员培训,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外出考察培训,每年培训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从业人员2000名以上。

(三)在“强化问题解决”方面。一是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公司沟通协调,从事农业生产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凭农业农村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件到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公司登记备案,所用燃油费用优惠3%。二是继续对农业机耕、排灌及农机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继续实行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政策。进行跨区作业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以及运输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凭农业农村部门与交通运输部门核发的《跨区作业证》免交高速路车辆通行费。三是与自然资源、电力部门进行协调,落实设施农用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电等相关政策,简化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存放库棚、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支持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生产条件建设。加强县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机具存放维修、农作物育秧育苗以及农产品产地烘干和初加工等农机作业配套服务设施,切实解决农机存放难、维修难问题。在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等新兴农机经营主体用地,并按规定减免相关费用。

三、关于“加大培育力度,壮大社会化”的建议

(一)在“加大培育力度”方面。按照《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以及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2022年以前全市仅有农机专业合作社38个,2023年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52个,2024年已新成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8个,总数达到98个,农机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实现了涉农乡(镇)全覆盖。

(二)在“加大公平培育”方面。加强农机技术人才培养,支持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设置农机工程专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农业机械化人才。优先录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体系建设专业毕业生,深入开展实践调研,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施体系。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办领办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构建复合型农机人才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农机生产及使用一线“土专家”在技能方面、管理方面的扶持培育力度。组织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农机维修人员参加全省农机驾驶操作、农机维修技能大赛,有序培育农机服务组织“领军”人物。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实用人才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机械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岗位技能培养和知识更新,培养业务精通、技术过硬的农机化技术人才队伍。

(三)在“推进社会化服务”方面。通过购买服务、项目支持等多种方式,支持农业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培养农机操作、维修等实用技能型人才,提高农机维修质量和安全操作规范性。按照省农业农村厅要求,每个涉农乡(镇)至少成立1个农机服务组织,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农机合作联社,县级组建农机作业公司和农业生产托管公司,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机作业服务。鼓励农机服务主体通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支持农机服务主体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集中育秧、农机具存放、农产品储藏烘干等设施和区域农机维修中心,推动农机服务业态创新,建设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农资统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产品销售等综合农事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配置设施设备,通过“改地宜机”和“改机宜地”,着力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强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健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配备配齐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农机化技术人才培养,加强山地小型智能农业机械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应用,深入推进与农机研发制造业专家、优秀生产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争取在小型山地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上取得突破。

2024年7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