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界别:
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中水回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市中水回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现状
(一)供水资源现状。市中心城区现有5座供水厂,设计生产能力48.8万立方米/日;主要水源有双桥水库、玉舍水库、花岩洞取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45万立方米/日。2023年日均供水20.36万立方米;2024年一季度日均供水21.14万立方米。大型工业企业、煤矿企业用水办理取水许可证,主要在三岔河取水或其他河流取水。
(二)污水处理厂现状。市中心城区现有6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23万立方米/日,执行排放标准为一级A标。现状中水去向主要为景观、生态补水,建有水城河沿线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总回用规模约15万立方米/日。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编制规划。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编制市中心城区水系统综合规划中,同步编制市中心城区再生水工程专项规划,包括再生水相关工程现状、再生水利用必要性及可行性、用户分析及水量预测、水量配置及设施规划、管线规划及水力计算、近期建设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积极推动串联用水、中水回收利用工作,逐步提高中水利用率。
(二)强化引导鼓励。将再生水纳入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范围,积极推动大型单体建筑、公共建筑配建再生水回用系统,具备条件的城市绿化、道路清洗、车辆冲洗等优先使用再生水,如在九洞桥污水处理厂、小屯污水处理厂、德坞污水处理厂、水钢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处,鼓励企业、市政及环卫车辆就近取水。同时,助推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贵州盘江电投发电有限公司等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和废水处理。
(三)推进城市节水。积极推进节水型载体的建设,开展七大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创建,不断巩固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120余次,发放资料2000余份,公众节水意识显著提升。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开展市政环卫、绿化领域的雨水蓄积利用工作,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优先满足路面清洗、绿地浇灌、消防及景观用水等。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监管及责任落实。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及时出台中水使用中长期规划及短期实施方案,协同有关部门联动,督促属地落实主体责任,合力推进我市再生水利用工作落实。加强日常监管,依法规范取用水秩序,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开发利用水资源,持续深入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二)强化激励及项目申报。研究出台鼓励再生水利用的优惠政策,增加投资渠道,以政府资金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再生水开发利用。通过围绕中水用水大户布局,合理敷设管道,并设置取水口,便于企业、市政及环卫车辆取水,推动城市杂用水使用中水。强化项目谋划储备,积极争取特别国债资金、中央和省级资金、新型城镇化投资基金等支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三)强化宣传及推广使用。引导全社会树立和强化非常规水利用的意识,在市政领域、重点企业普及非常规水使用知识和规范,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网络,不断促进非常规水在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中发挥作用,大力支持中水回用。
最后,再次感谢对中水回用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希望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
2024年7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