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建议办理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6号建议的答复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龙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杜绝项目实施出现重复性和随意性建议

(一)在强化顶层设计方面。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工作部署,我市及时召开了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以两改两治理为重点,启动30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市级示范村建设,写入2024年度市委一号文件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经市委市政府审核同意将六枝特区梭戛乡高兴村、盘州市双凤镇封家湾村、水城区营盘乡高峰村、钟山区月照街道独山村作为我市2024年度第一批先行启动两改两治理试点村,已按程序报省备案。整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资金和技术在钟山区实施两改两治理协同治理技术模式示范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正在试运行。由水城区实施的节水型户厕示范项目,目前已完成节水型负压马桶的采购、安装调试,正在试运行。

(二)在强化规划引领方面。我市召开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结合2021年以来已经整村推进实施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宜居农房、高标准农田的行政村以及2024年计划实施村,优化确定30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任务。强化国土空间管控,严守三区三线要求,完成30个示范村寨一图一表一说明编制,并围绕产业提质、村庄环境美化、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治理等储备示范村建设项目65个,其中两改两治理项目46个。

(三)在强化项目实施方面。参照贵州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建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规范,充分征求村民意愿,结合各示范村实际,今年已整合财政衔接、东西部协作、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宜居农房、传统村落等资金6799.25万元,聚焦30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43个。

二、关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建议

(一)因户施策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经济适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原则,在全市供水稳定、霜冻期较短的地区,提倡改造成为水冲式厕所;在全市高寒地区,采用户厕入室加化粪池深埋等处理方式推进改厕工作;在全市干旱地区,则采取卫生旱厕的方式同步开展。2023年全市投入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资金5263万元,完成新(改)建厕所11064户。现有农村公厕4042个,已实现管护全覆盖,实现每一个户厕和公厕建设达标、管护有效,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逐年提升。2024年新(改)建厕所9288户,争取到位专项资金3307万元,目前完成新(改)建厕所4278户。

(二)收运一体推动农村垃圾治理。加强市县部门联动,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整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运转体系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投资、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2023年以来,全市共投入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运行方面资金8322万元。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共建成投运生活垃圾转运站86座,配置转运车91辆、清运车553辆、收集点12927个,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100%30户以上自然村寨覆盖率达95%。全市共建成投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日处理能力2500吨,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县域实现生活垃圾(其他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能力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04%

(三)统筹规划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行统一规划,并采取公私合营模式(PPP)或生态环境部门牵头组织申报中央、省级资金项目等方式,开展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全市724个行政村共计完成179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率达24.7%。全市建成投运并纳入运维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338套,其中20日及以上的175套,20日以下的163套,农村环境面貌全面改善。完成4条纳入国家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任务完成率100%2024年全市新增完成2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到位资金1700万元,目前正有序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后续管护,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建设性破坏。有序解决全市改厕的盲点、生活污水的淤点、生活垃圾的堵点、改圈的难点等问题。

2024727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主办: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西路47号

运维电话:0858-8269176(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贵公网安备 52020102520232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2000046 黔ICP备10200429号-1
切换到电脑版